113學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雙語教學計畫(成果報告)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活動名稱 |
EMI同儕教學標竿學習制度(POT)之教師觀課活動 |
|
活動日期 |
114年4月22日(星期二) |
|
活動時間 |
11:30-14:00 |
|
活動地點 |
第一教學大樓5F會議室N532 |
|
活動參與對象 |
對教學觀課有興趣之教師 |
|
活動參與人數 |
5人 |
|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為延續發展同儕教學標竿學習制度(Pee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 POT)之教師觀課活動,提供教師藉由教師教學同儕觀察學習自我成長的機制,運用POT建立教學觀課流程機制,提供觀察者直接的同儕課堂觀察機會,由學習者的角度來了解不同教學方法的操作方式與優劣處及提供對自己課程反思的機會;提供被觀察者可以得到客觀的資料來了解自己的實際上課情形與問題。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課程介紹】Research Assistant Generative AI 1) 什麼是生成式AI? 它如何協助研究? 2) 小組討論任務:你期望AI有什麼功能?為什麼需要它? 3) 透過「Pick-a-Word」關鍵詞彙卡(B1–C1)提供詞彙支援 4) AI工具介紹:Gamma AI、Litmaps、Notion、Mapify 5) 學術誠信與引用教學 【教學方法】 本課程依循EMI教學原則設計,包含「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生中心教學法」、「學生中心團體活動任務」、「詞彙支持系統」與「回饋任務」。 1) 內容與語言整合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a. 同時教導課程內容與語言技能 - 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提升語言能力。 b. 同時設計活動來幫助學生用英文理解、表達和討論這些內容。 2) 學生中心教學法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3) 學生中心團體活動任務Student-centered group tasks: 句型卡 Sentence frames, (Question 1 & 2) 4) 詞彙支架系統: 關鍵詞彙卡Keyword CARDs 5) 回饋任務: 以書面方式填寫課程學習單與回饋 採用CEFR(B1–C1)語言支援策略 1) 搭配引導式練習 – 使用句型卡 (Sentence frames) (Play with CARDs) 與關鍵詞彙卡 (Keyword CARDs)。 2) 以使用者對AI需求為主題的討論活動,促進專業知識與語言的同步發展。 【課前預習】 1) 學生因先前課程已熟悉 “Play with your CARDs” 活動,因此能在本次進行兩輪討論時更為流暢。 2) 「Pick-a-Word」詞彙卡(B1–C1)進一步促進針對性的詞語使用。 3) 由於時間限制,口頭分享改為書面反思,使每位學生皆能表達意見。 【給觀課教師的說明】 在課程結束時,學生將能夠: 探討與理解科學寫作和學術倫理原則,如避免抄襲、引用規範及知識產權的尊重。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學術能力: 學習如何有效運用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來協助研究、寫作與學習。 培養研究技巧: 發展尋找、分析及整合學術資源的技能,提升研究設計與執行能力。 提升學術閱讀與寫作能力: 聚焦於理解科學寫作的策略及撰寫科學寫作的技巧。 應用所學知識與技能: 完成一篇結構完整的學術文章,展現研究成果與寫作能力。 【滿意度調查】87%
|
||
三、 活動花絮: |
||
|
|
|
圖說一:授課 |
圖說二:觀課 |
|
|
|
|
圖說三:討論 |
圖說四: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