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年度高雄醫學大學雙語教學計畫(成果報告)

「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

活動名稱

EMI同儕教學標竿學習制度(POT)之教師觀課活動

活動日期

113126日(星期五)

活動時間

13:00-15:30

活動地點

國研大樓2IR 202教室

活動參與對象

對教學觀課有興趣之教師

活動參與人數

4

一、 活動重點及目的:

為延續發展同儕教學標竿學習制度(Peer observation of teaching, POT)之教師觀課活動,提供教師藉由教師教學同儕觀察學習自我成長的機制,運用POT建立教學觀課流程機制,提供觀察者直接的同儕課堂觀察機會,由學習者的角度來了解不同教學方法的操作方式與優劣處及提供對自己課程反思的機會;提供被觀察者可以得到客觀的資料來了解自己的實際上課情形與問題。

二、 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

1.          課程介紹:

此主題「流式細胞技術」列於「生物醫學研究技術」(EMI)課程中,此課程開設於醫學研究所之碩士生必修課,包含偵測核酸、蛋白質與細胞功能之技術,而「流式細胞技術」屬於分析細胞功能之其中一種技術。

2.          課程特色:

「流式細胞技術」為基礎生醫研究技術,此課程主要介紹技術原理與其相關應用,由於此班學生背景不一,部分學生從未進過實驗室,部分學生為臨床醫師,因此上課過程包含以下設計:

(1)       課前預習: 挑選此技術的YouTube動畫短片(內容簡易且短於五分鐘),建議學生在家先看過並嘗試理解其內容。

(2)       課堂進行:

a.           破冰活動:利用Slido互動工具調查同學對此技術的瞭解程度。

b.          預習測試:利用Slido互動工具進行YouTube內容作答,為鼓勵同學參與,願意回答且答案正確者於期末加分。

c.           動畫呈現:重要技術原理或觀念以動畫呈現,增進學生理解。

d.          師生互動:課程內容分為四個section,每個section重要觀念講述完成後,利用Slido互動工具進行快速互動問答,達到重點提醒與複習之目的。

3.          給觀課教師的說明:

         在課程結束時,學生將能夠:

(1)       描述流式細胞技術的基本組成和原理。

(2)       解釋光散射和細胞特性以及它們與細胞大小和複雜性的關係。

(3)       選擇適當的抗體和螢光物質進行實驗。

(4)       了解流式細胞儀的應用。

4.          滿意度調查:93%

三、 活動花絮:

授課

觀課

圖說一:授課

圖說二:觀課

討論 A

討論 B

圖說三:討論

圖說四:討論

     

Go to top